扫描进入艺术家个人网站
Email:
shuhuajiaoliu@163.com

艺术评论

胡明军生活与艺术

-云南采风及国画《心田》《老寨迎来艺术家》创作随笔

胡明军

  去年11月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带队,全国10多位中国著名画家组成的采风团赴云南进行了“彩云之南·金色田园”为主题的采风写生,我有幸应邀参加了这一很有意义的活动。国画《老寨迎来艺术家》和《心田》所凝固的瞬间,就是云南采风写生中,在现实和情景的激发下,个人心灵的感受,真实的记录、艺术的升华、心境的概括和释怀。

  年末,北方已过了小雪的节气,云南却展现着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机场,前来接站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热情洋溢的奏乐起舞、唱起歌,用他们的热诚和特有的形式表达着对中国著名画家采风团的欢迎。第一次到云南,不禁使我眼前一亮,新鲜温暖之感由然而生。

  这是一段学习交流、艺术实践的时光,留下的是值得珍惜的记忆。和刘大为、陈政明先生回忆起80年代初,一起参加刘勃舒先生主持的“全国人物画创作研讨会”时的情景,转眼间已经过去了30年,久别重逢的亲切感溢于言表。与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刘健、任惠中、王珂、刘泉义及云南国画名家,共同感受了云南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在真诚的思想交流和绘画技艺的砌磋中,相互了解,相互感染,畅谈体会,相互学习借鉴,呈现出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友谊。刘大为主席当场对大家说:“我们这次采风只画画、不参观”。反映了全体画家的心愿。

  碧绿的烟田不时从眼前掠过,在普洱,我们沿着草路走进了富有特色中华普洱茶博苑。木质的阁楼、  在绿荫苍翠、景色秀丽的营盘山上,与太阳河森林、万亩茶园融为一体,美丽的佤族、哈伲族青年男女热情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艺人奏起了悦耳的山曲,少数民族村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编着生产生活用具,妇女们织着民族工艺特色的土布,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一幅具有普洱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的画卷,面对此情此景,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以他们为模特,从不同的角度,写生记录下自己心中的感动,一幅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鲜活形象和人物、山水作品跃然纸上;在场的少数民族群众从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他耐心配合艺术家当好模特的精神感动着艺术家,一幅接一幅的画着、写生着,各个艺术家表现手法在写生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式感。

  “昆明南翔到思茅,一霎凌空路不遥;水库星罗明似镜,万林如海涌波涛”陈毅元帅当年在空中浏览梅子湖时写下的诗句,让每个艺术家心驰神往,沿着梅子湖栈道边交流,边慢谈地前行,清澈见底的湖水,碧绿丛中的山麓,向南远眺,梅子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大家在天人合一的心境中  自然中围坐在栈道旁的息憩处交流、交谈,有的写生,有的拍摄,自由活动,这种有目的、无目的,有意识、无意识,有理由、无理由中顺其自然的实现着依存之美,令人留连忘归。

  12月2日,采风团从西双版纳,乘车前往勐海县丫口老寨,一路上清风拂徐,骄阳灼人。而勐海县格朗乡南糯山丫口老寨,建在半山坡上,海拔1636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750毫米,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和古茶树生长之地。这是一个由爱伲族集居,有着美丽传说的古老山寨。闻听国画名家采风团要来这里采风,丫口老寨的乡亲们翘首以待,如过节一样,他们搭起了简易的竹楼和台子,男女老少,身着靓丽民族服装,手执竹筒和乐器迎接着采风团的到来。

  采风团经过一路驱车,沿山而行,穿过茂密的山林,踩着泥泞的道路进入山寨口时,丫口老寨沸腾了。山歌响起,竹筒捣地,鞭炮齐鸣,夹道欢迎的人们,载歌载舞,像迎接远道而来的亲人一般,表达着他们真诚和热烈。

  采风团的艺术家们和爱伲人一起握着手,热烈的掌声,悦耳的山歌,生动感人,把活动推向了高潮。那些由真情渲染的气氛、节奏欢快的歌舞,朝气蓬勃的青年,富有生命力的个性形象,亲切的话语……犹如自然天成的画卷,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我每当想起这些挥之不去的见闻,心里难以平静,促使我拿起画笔,用中国画写生的笔墨语言,记录这一不寻常的时光。创作出国画《老察迎来艺术家》,再现了古老山寨的沸腾场景。

  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少数民族群众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居,欣欣向荣的烟草茶叶生态农业发展的喜人景象,激发着画家们的创作激情与灵感,大家纷纷支起了画板,拿起速写本,以爱伲人为模特展开了写生,一时间,丫口老寨变成了写生的大课堂,只见画笔在艺术家手中飞动,一幅幅生动的作品、鲜活的展现出来,围观的群众不断发出赞汉,响起了阵阵掌声。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名家作画,真实的欣赏到了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感受了艺术的神奇魅力。他们热情主动的作模特,在灼人的阳光下,耐心地配合画家们完成了一幅又一幅佳作。

  爱伲族小伙子帕二,忙前忙后的在人群中服务。他中等个子。一双深沉而有神的眼睛,憨厚的青春英气扑人眉宇。这时他肩扛着一张猎弓,热情地来给我当写生模特,我选好了最能体现他形象和动态特点的角度。习惯的从眼睛画起,边画边与他聊天,问:“从你的名字看,你在家里排行老二?”,帕二:“我们爱伲族是一个父子连名制的民族,我的姓是父亲名字中最后一个字,这是为了保持我们家族血统的纯正。”“爱伲人在西双版纳12个世居少数民族中位居第二,是哈伲族一个分支,我们民族没有文字,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口头传说……。”在不知不觉中,一幅表现帕二特点和精神气质的写生完成了,帕二和周围的群众高兴的响起了掌声。接着,在旁边的村民棱二边说边笑着应邀坐在我的面前,他50岁左右,黑里透红的皮肤,给人一种骨感的结实,犀利的目光,在眉骨下闪现着倔强的性格,“我叫棱二,家就在寨子的前面……。”抓住他形象特点最强部位, 我笔锋准确、沉稳的勾勒着棱二的形象特征。晴空的高原,太阳紫外线没有遮挡的直射,灼得人脸上发烫,我们头上的汗珠不时的淌着,我知道第一次当摸特的难耐,告诉他“天热,休息一下”。“不要紧”。棱二说着耐心的看着一个方向,一动不动,直到我把写生画完。他们的精神表现出于对艺术的崇尚和对艺术家劳动的尊重。写生采风一直紧张进行着,不知不觉中到了返程时候。美丽的爱伲姑娘又一次在竹杆的顺地左右摆动中,手拿草帽跳起了民族舞蹈。在欢送的人群当中,68岁的支部书记确资的脸上露着留恋,和我们一一握手:“谢谢,欢迎你们再来啊”。在来的路上,大家看到了这里贫困、交通困难,老寨的生产发展、群众生活的改善因此而受到阻碍,这里几代人都盼望着修一条出山的混凝土道路,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刘大为主席当即提议筹资修路,企业积极响应捐资120万元,当地群众也积极筹资修建,乘着活动热情,一鼓作气动工修建,终于完成了宽3.7米,长2.6公里横穿新寨和老寨,进出大山平坦的混凝土道路。今年3月27日顺利通车。这个有百年历史老寨的人们笑出了幸福的泪水。

    行程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边的农田,绿色的烟叶翠绿茁壮,在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上看到科学的管理,精良的种植,人们执着的敬业精神令人赞叹不已,而看到他们“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宗旨又使我们受到深刻的启迪和鞭策。

    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和干部、群众告诉我们,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云南处于地震多发区,每当出现震情都给这里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每次遇到震灾都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援助。人们不会忘记,2010年初秋,云南地震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到云南地震灾区,深入民族村寨,企业单位、社区街道,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劳动,共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之策,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给灾区民众。他勉励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博,开拓进取,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在七彩土地上,谱写出更加华丽的新篇章。极大的鼓舞了云南各族人民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干劲,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些生动的素材积累也为我创作主题性作品,奠定了基础。回来后,经过素材筛选、提炼、构思、草图的设计,数易其稿,初步绘制了具体的底图。在反复推敲,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稿。历时四个多月的精心创作,国画《心田》终于创作完成。作品凝固了胡锦涛同志在云南省姚安县地震灾区和农民一起劳动的瞬间。力图以中西结合的手法,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展示抗震救灾之中,党和国家对灾区的亲切关怀,各族人民团结和谐,领袖与人民共商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华复兴大业奋斗的目标理念。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是艺术的母亲。大自然的壮美和永恒,使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生活中自然形态之美,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大自然和生活中充满着艺术,使高于生活的艺术丰富完美,只有心怀对生活对人民热爱并以深厚感情和真诚,满腔热情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提炼、挖掘和写生,才会有苦中享乐的真切感受,才会在执着的艺术中得到自我的陶冶,才会发现和创造艺术自我追求的真、善、美。